当前位置: 首页 > 苏浙闽 > 本市信息 > 聚焦论文写作能力提升,赋能教师专业成长——记温州市苏浙闽名师工作室第14次活动

聚焦论文写作能力提升,赋能教师专业成长——记温州市苏浙闽名师工作室第14次活动

浏览量:1009|发表日期:2025-02-27|来自:

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教师写作能力,2025225日温州市苏浙闽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14次活动在温州市龙湾区罗峰实验举行。全天的活动分为三个流程:论文写作分享,成长故事分享,专题讲座。

首先由金海湖小学的杨阳老师带来题为《“做”出来的论文—基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提炼》写作分享,杨阳老师讲述了自己选题,实践,修改的过程。基于选题原则,确定选题方向,拟定思路,并分享了自身的实践所得:有意识、有方向地按照一定的框架积累;暴露出问题是要及时调整,产生新的思路;放大过程,积累很多的素材;及时记录,归类整理。

紧接着,来自瑞安市侨贸学校的陈奔老师做《先沉淀 再厚积薄发》,分享了写作历程。陈奔老师分享了三个关键词:一是有思考,不能为了做课题而做课题,关注当下的教育热点,聆听大咖们的观点报告,好写论文;二是有耐心;三是有伙伴


论文写作分享后,浙江省特级教师苏浙闽老师也指出两位老师写作的共通之处。要用几年的时间做一件事情,要把自己做的事情先写出来,要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要考虑到别人看文章的角度。

龙湾区罗峰实验学校的张小丹老师以《从“教”到“学”:我的数学教育成长之旅》为题,分享了自己是如何跟数学结缘以及来到罗峰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周佳佳老师以《破茧成光:新教师成长的三重蜕变》为题,从破茧:暗夜突围,突破成长困境;化茧:深耕课堂,雕琢教学艺术;成长:终身成长,实现能量守恒三个部分叙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瑞安市莘塍第七小学的张树老师以《我的教育科研与学历进阶历程》为题分享了自己的读研故事,为什么考研,考研考什么,还为在座的老师分析了读研的几种类型和付出。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陈晶晶老师分享的主题为《“麻”力全开,助力数学教育》。巧借“麻将”剖析教育技巧,逐步做到“摸清牌面,步步为营”“灵活应变,调整策略”“思维培养,权衡利弊”“学会平衡,等待机遇”,最终达到“教育智慧,共同成长”。温州育英实验学校蔡温怡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我的慢漫“升级”路》。蔡老师从三个角度出发,分享自己的教师成长之路:对待课堂,每一节课上的都比上次“更好”一点;对待例题,找到数学方法;对待学生,相信“帮扶”的力量。

 


苏浙闽老师对本次分享进行总结,肯定学员们对于分享所作的充足准备,也为分享过程提出建议。同时,苏特要求学员们应做到“六个一”,要有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要写一篇随笔、要有一个生动的故事、要有一份说课稿、要有一本解惑的数、要有一项兴趣爱好。要做好准备,为教师自身成长汲取向上的生命力。


最后,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师唐慧荣作《如何转变论文撰写思维》主题讲座。唐博士指出了目前教师在论文撰写存在的认知误区,并为学员们完成论文书写提出建议。同时,她带领学员们尝试检索高质论文、体验搭建论文框架,并现场为学员的论文进行精彩点评。

 本次专题讲座的开展,提升教师的论文撰写能力,也为论文撰写打开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