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陈蓉2023 > 本市信息 >  具身教育生活,共话班会设计——记温州市陈蓉“名师送教”工作室第十五次活动

具身教育生活,共话班会设计——记温州市陈蓉“名师送教”工作室第十五次活动

浏览量:97|发表日期:2024-11-01|来自:

一川烟雨,一叶木落。转眼秋光如许,摇曳遍地金黄。1024日到1026日,以“中小学问题式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为主题,温州市陈蓉名师送教工作室第十五次活动在龙港市姜立夫小学隆重举行,培训内容精彩纷呈。

课例领航 破浪以飏

龙港市姜立夫小学薛婷婷老师从传统文化角度入手,精心带来《不朽“漆”迹》班会课。薛老师从了解漆器,寻找困境原因,传承推广漆器入手,带领六年级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龙港市青华学校陈沁沁老师聚焦生态文明,关注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和六年级学生共话《水之缘:..酬》。陈老师制定节水策略,发布节水行动指南,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研究意识。

龙港市江南实验学陈纯纯老师立足网络信息辨别安全,与五年级学生带来《破奇案疑云辨网络真伪》一课。在酣畅淋漓的沉浸式“破案”活动中,学生全程投入情境,在环环相扣的“解救”活动中习得辨别网络信息真伪,树立防范意识。

龙港市第九小学江莹莹老师关注温州乌牛早茶,与六年级学生共上《千载温州茶,敢为天下鲜》。江老师创设帮助温州茶馆老板的情境,将温州茶里“敢为天下先”的浙江精神娓娓道来。

龙港市实验中学吴青丽老师则带领六年级学生认识国家安全,带来课例《关注国家安全 你我都是C位》。吴老师揭露间谍管用伎俩,引领学生了解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人人做国家安全守护者。

来自温州市未来小学的陈奕可老师身着马面裙带领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国有所“衣”,“依”我传承》。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了解马面裙的由来、组成部分、制作工艺等,在小组合作中体验马面裙的创意设计、图案绘制,陈老师引领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和应有的态度,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欢快的“挖呀挖”儿歌中,龙港市姜立夫小学潘美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安全出行,须做好“头”等大事。潘老师结合低年段学生的特点,通过生活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正确的戴头盔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正确佩戴头盔,提高安全认识。

温州市岙底小学的金玲芳老师围绕“真心话大冒险”“蓝小弟的故事”“头脑风暴体验活动”“诚实加油梯”“诚实帮帮团”“诚实小剧场”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了解诚实,树立诚实信念,最后把诚实落到实际行动中去。金老师紧扣学生的成长实际,切实解决了学生成长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夏佳楠老师展示了她的速度与激情。夏老师从自己的回家梦导入,讲述从绍兴到温州的距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速度成全了她的回家梦。再从苏炳添的奥运故事讲述田径速度,了解中国田径梦的实现,紧接着许许多多的救援速度圆了我们中国的平安梦,一段段激情澎湃的视频,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科技速度实现了中国的太空梦。从回家梦、田径梦、平安梦,太空梦再到孩子们的“少年梦”,孩子们深知,未来我们要继续书写新的中国奇迹。

来自温州市会昌小学的徐诗依老师在《消失的本草纲目》中让我们领略了中药的博大精深。徐老师以《本草纲目》这首歌中藏着的中药名导入课堂,以“寻找本草碎片”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中药的兴趣,师生在交谈之中感受到国人对于中医药文化还不够了解和重视,以致被外国人窃取和利用的困境。在对比龙角散和痰咳净散之中,学生逐渐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逐渐认识到中药消失的原因是人们的不了解、不重视、不创新。接着,通过多维的课堂活动,逐步矫正人们思维,形成对中药文化的多了解、多重视、多创新的新的认知,为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助力。

目标导航 履践致远

龙港芦浦小学陈忠祥老师围绕榫卯结构,带来试课《神奇的中国功夫——“榫卯”》。陈老师独具匠心,从鲁班锁里看到中国建筑物,灵活运用各类素材,抓住中国智慧。

龙港一中孙芳芳老师看到蛋壳画的独特之处,带来试课《小蛋壳,大世界》。孙老师溯源千年非遗——温州蛋画,以多样的体验活动,传承浙江精神。

龙港二高夏园园老师则发现学生网络用语问题,带来试课《被困住的小安》。夏老师从真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引领学生开展系列研究学习,让网络流行梗变优美中国话。

学员分组的班会设计活动,亦是引发头脑风暴。各小组从导师们给出的两个题目:科技兴国、乡村振兴中自由选一个,在1小时内完成设计并上台汇报。各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主题班会的设计。第一组带来《对话AI,未来已来》的汇报,第二组带来“助力村长,化‘黑’为‘红’——解决垃圾问题,助力美丽乡村”的汇报,第三组带来“桥见科技”的汇报,在各组汇报完成后,导师们给予了点评。这种现场的班会设计活动,让学员们受益颇多。

 

专家引航 笃行致远

活动邀请到了温州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曾蓉蓉老师为大家进行《基于时代背景的主题班会讲座课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针对各位学员的教育困惑,曾老师细致点评各个课例,强调在课堂设计中流淌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捕捉学生的心灵颤动,寻找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点,让课堂活动生成意义。曾老师还原教育现场,立足教育本源,帮助教师们从核心主题、课堂设计结构、典型学习活动、学生思维认知、课堂效果找到摆脱班会困惑的出口,聚焦活动意义、学生思维深度、开展时间长度、内容宽度、课堂密度,提出解决建议。精彩的讲述,让人只觉天阔云舒,余韵悠长。

瓯海区梧田南村小学陈思思老师带来了关于主题班会课的设计三部曲讲座《主题班会的“有意”与“无意”》。陈老师通过“选题要有意义、活动要有创意、课堂要有刻意”三方面讲述了主题班会课的“有意”的重要性,围绕这三点“有意”,陈老师分享了主题班会课中的一个个鲜活的成功的主题班会课课例,通过课例的直观解读,老师们对班会课如何选题,如何根据年段精准设计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让每位在场班主任都有所思有所得。

温州市未来小学的陈蓉老师以《小先生制:指向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路径》为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妙招。陈老师就小先生职责、小先生管理系统、小先生小组合作模式、讲坛小先生之“阅读小先生”、讲坛小先生之“课前小先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她的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方法。这种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龙港市姜立夫小学的吴萍萍老师作了题为《从“我”走向“我们”:特色班级养成记》的专题讲座。吴老师从带班理念、班级文化、班级制度和班级活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她的特色班级养成记。吴老师指出,在制定班级发展目标时,她想让学生们不仅看见自己,还要看见他人和世界。而在班级文化布置时,让每个学生都出谋划策,在班级文化中看见自己。在制定评价制度时,让班级的评价有广度、梯度和温度。

龙港市爱敬小学的林飞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触发·联结:主题班会课设计与应用》的专题讲座。林老师认为,目前主题班会存在着目标笼统、活动无效、层次凌乱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用如下办法:1. 找准点,分层班会教学框架。可以从学生问题入手,多维度挖掘教学主题。除此之外,将问题分层,序列形成教学内容。2. 搭建支架,多元运用教学方法。可以创设合理情境,勾连合适活动;可以模拟实际场景,串联应用方法;可以联结课堂内外,培养长期习惯。

龙港市第七小学的林彤老师带来了《用好身边素材,让班会返璞归真》的专题讲座。林老师认为,目前班会课之困存在两点:1.主题范围之广。2.素材收集之困。针对主题范围广的问题,林老师提出要化繁为简。而针对素材收集之困的问题,林老师指出可以灵活运用身边素材。可以在教材里发现素材;可以在活动中迸发感悟;可以从问卷中找到问题;可以在需要时及时赋能。林老师的讲座,很好地解决了老师们在设计班会课时的困惑。

最后,陈蓉老师鼓励各位学员观察教育生活,带着问题意识去研究,坚守育人情怀,抓住细节落实活动,怀揣初心温润教育生活,怀一份使命感,养一份教学力。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次活动立足问题式主题班会,聚焦有温度的班会课,指引了教师班会设计的方向。与会教师对如何开展有效的班会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必将身体力行,铿锵前行,共同践行教育梦想。(通讯员:毛少洁、李娜、陈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