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33|发表日期:2024-10-03|来自:
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助力音乐教师全面熟悉并掌握新教材,探索以素养为导向的音乐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新模式,进而全面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2024年9月30日,陈端阳名师工作室在龙港市实验中学成功举办了第八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实验中学的李石老师担任主持,龙港市各学校骨干教师和陈端阳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课例展示、经验分享和专题讲座三大环节。
课例展示:新教材,新风采
首先,龙港市实验中学的缪存恳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新教材《夏夜圆舞曲》课例。缪老师以其多才多艺的魅力,课前用小提琴演奏的优雅曲调瞬间抓住了师生的心。在《春之声圆舞曲》的悠扬旋律中,课程缓缓拉开序幕。缪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通过三拍子的划拍图示和旋转体验,自然引出本课主题。在学唱过程中,他细致入微地指导学生结合乐段特点感受旋律的韵律感,其优美的评价语言更是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最后,通过《溜冰圆舞曲》和《杜鹃圆舞曲》的复习,巩固了圆舞曲知识,圆满结束了本节课。
紧接着,龙港市青华学校的周功汇老师呈现了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单元《雷鸣电闪波尔卡》的精彩课例。作为与缪老师课例紧密相连的下一课,周老师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巧妙引入波尔卡体裁,引导学生对比风格,自然过渡到本节课。在课程中,周老师运用聆听、分析、感受、创编律动和画旋律线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体验了“雷鸣电闪”的音乐魅力。整堂课气氛热烈,学生在周老师的带动下,对作品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经验分享:溯源音乐本心,共筑生本课堂
在经验分享环节,龙港市第四中学的陈小萍老师以《溯源音乐本心,反哺生本音乐课堂》为主题,分享了她从教多年来的器乐教学成果和心得。她通过展示学生器乐演奏的视频,让大家感受到了音乐对学生内心的深刻影响。陈老师强调,音乐的初心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灵魂的呐喊,是心灵的倾诉。她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通过具体课例《阿里郎》和《小放驴》的分享,让老师们领略了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
随后,龙港市第二中学的陈芬冬老师以《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新教材设计与课例解析》为题,分享了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策略。她从教材的指导思想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并强调了“真实情境”在音乐课中的重要性。陈老师还以《阿里郎》为课例,讲解了问题驱动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鼓励老师们设置递进性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后,陈老师用一句话与所有老师共勉:教师要有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不是教教材,要学会选择和处理!
专题讲座:深入剖析,启迪智慧
活动最后,陈端阳导师带来了题为《融和·融洽:单元整体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陈老师以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单元《缤纷舞曲》为例,从单元教材的“融合”和教学过程的“融洽”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陈老师对新教材音乐作品数量的增加、重难点的取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她还从如何实现与小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如何有效激发初中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等几个维度进行了阐述。陈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音乐教育,宛如一场无尽的心灵漫游。陈端阳名师工作室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我们深信,在众人携手同行、矢志追求的征途中,我们必将边行边吟,边悟边织,以智慧为笔,以热情为墨,共同绘就音乐教育事业那璀璨夺目的诗篇。
图文:叶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