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王晓君2023 > 本市信息 > 苔花向阳 静水流深——记温州市王晓君“名师送教”工作室第九次活动

苔花向阳 静水流深——记温州市王晓君“名师送教”工作室第九次活动

浏览量:93|发表日期:2024-09-24|来自:温州市王晓君“名师送教”工作室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

采一束光阴,拂过书页,

找到宁静。

字里行间,藏着无尽的世界。

翻开一页,如同开启一扇门,

透过它望见未知的风景。

在最美的九月,

我们共赴一场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

       9月8日,为谋划新学期发展,提高工作室的凝聚力,打造教师专业交流平台,王老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队“啃读”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阅读、观影、旅行等形式,总结教师们的暑期生活,部署新学期工作,蓄势赋能,奋楫前行。

一、学员签到

      本次活动在鹿城区水心小学二校区的“小鹿心屿”六楼的“万物发声场”举行。“柒捌玖快乐小队”全组成员,提前为大家准备教师节礼物,精心为每位学员设计了手卡、制作爱心树,供学员们签到,让每一位学员来到小鹿心屿,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组员分享

       第一小组成员在暑期观看了票房最高的电影《抓娃娃》,这部电影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方式,深刻探讨了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爱与控制?如何才能松弛感地走进孩子,走进教育?这组的组员们,有话要说——

       胡晓慧老师说:孩子,也需要尊重。《抓娃娃》的背后,其实抓的是父母!他们打着“为你好”之名行控制之实,以“成才”为目标,过度强调环境塑造,忽略孩子兴趣爱好。希望所有的父母和老师“别总说为我好,请为我叫好”!让尊重和理解成为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让爱真正成为推动他们成长的力量。

       蒋成洁老师说:人的一生,没有回头路,没有如果。所以我们不知道怎样做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想说,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让我们看见孩子,为孩子叫好。少说:这是为你好。

       胡晓雪老师说:做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总想把最好的给他们,但其实谁也说不好自已给予的爱就是最全面的,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不过多干涉孩子的交友,也是我们父母应该学会的一课。

       吴莉莉老师说:在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又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我们需要给孩子自由、热爱和自己选择的权利。“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注重习惯礼仪教养,不随波逐流,遵循内心想法,做自己!

       黄爱修老师说: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每个人生孩子的初衷是陪他一起成长,一起体验精彩丰富的人生,而不是将孩子“培养”成为能够为你“长脸”和别人比较的附属品。


      第二小组成员黄娟娟老师从作者简介、主要内容、作品赏析和读后感想跟大家分享《在乎每一只鸟》,她认为守住一份初心,需要我们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引导孩子做一个至善、至真、至爱、至美的人;守住一份初心,需要做到“目中无人”,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飞翔的高度即使不同,但每只鸟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孩子也一样。

      赖馨楠老师从书本内容简介、主要故事脉络、人物评价解析等方面分享了《月亮与六便士》。书中的男主人公——一位天才画家,会让读者思考我们是做一个大众眼里的成功人士?还是做一个不辜负自己的人?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们就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平庸与伟大、狠毒和善良可以共存在一个人的心灵里,而且相互间毫不排斥。真相是我们一不小心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黄灵敏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成都美术馆的艺术作品《行走的人》,告诉我们每个人先要有丰富的自己,才能有丰盈的人生,而人行走的意义是去拥抱陌生,期待惊喜。

      徐蒙乐老师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川进青出,行走在“甘南318”,麦积山石窟的精湛技艺、天水的宁静和谐、兰州的繁华独特等,无不展现出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徐老师的这次旅行分享,不仅让学员们大开眼界,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让平凡的我们懂得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施晓敏老师愿你遍历山河,仍觉《人间值得》,这是一位90岁仍未退休的心理医生留给人们的巨作,她告诉我们: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我们每个人只需对自己交代,如何去生活,去过怎样的人生。


       第三小组成员黄云云老师分享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辽阔的天地间,白天他们有绿树、鲜花相伴,夜晚围着篝火跳舞、畅谈,原来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力量。在接纳生命无常的同时,要抗住生活的风雨,历尽沧桑后还能淡然。

      刘玲霞老师结合自己的暑期经历,分享了《双城记》,以爱之名,不忘初心。任何一位以身作则的人,都会教懂我们怎样使自己的生命开花。

      卢悦老师分享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卢老师用关于城市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把生活和文本联结起来,从生活中看教育,带领我们领略世界万花筒,讲述旅途、教育与生活的故事。

      周金兰老师的正念自我关怀,呵护心灵健康,带领我们现场感受《自我关怀的力量》。人为什么要自我关怀,如何自我关怀?学员们跟着舒缓的音乐和周老师温柔的声音,体验到了拥抱自己的力量。

三、导师引领

       工作室导师王晓君老师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对学员们的分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还指出,老师们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链接大于记忆,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要做到联系第一,记忆第二,把从书本中学会的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2.探究大于讲授,人人都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对与错之分,只有角度不一样。立场决定结果,探究自己的经历,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3.关系大于知识,教育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交流关系。学校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可能会大于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通过本次“啃读”交流活动,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为契机,学他人之长,促自身成长。愿工作室的灯火光芒万丈,指引我们步履不停,照拂我们一路前行,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