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钱瑞华 > 本市信息 > 立足当“夏”, 乐“研”筑梦 --记温州市钱瑞华名师工作室第十五次活动

立足当“夏”, 乐“研”筑梦 --记温州市钱瑞华名师工作室第十五次活动

浏览量:58|发表日期:2024-08-09|来自:钱瑞华名师工作室

盛夏草木长,弦歌亦未歇。为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素养,真正荡起“教”与“研”前行的双桨,助力教师掌握科研论文写作之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2481日,钱瑞华名师工作室开启了假期“充电蓄能”模式,精心组织了“聚焦论文写作,赋能专业成长”的云端习科研培训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郭声健教授为我们做指导,来自市诺诺班和下沉结对班、省论文参赛教师40余人齐聚云端,共赴教研盛宴。


           一、共话:谈论文之理 取精华之意

论文撰写是教师沉淀经验、凝练思想的重要渠道,为立体化解读文章写作精髓,本次活动以18篇省级优质参赛论文为引领,解锁写作技巧和方法。活动伊始,郭老师通过前期通篇的批阅充分肯定了温州音乐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并聚焦整体概况进行梳理提炼出论文写作的三大指南要点:要点一,中小学音乐教师写文章时站位要高、视野要宽、立意要新,要基于美育话语体系和美育浸润的概念,以宏观的视角进行构思精确把握政策导向;要点二,追求写好文章还需具备问题意识和读者思维,从自我视角到他者视角的转变以全局观审视所研究问题的实践价值和引领价值;要点三,需给文章拟定一个好标题,讲座中,郭老师精妙整合自身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和撰写的大量优秀范文实例进行解析,让与会老师明白精雕细琢的好标题不仅表述要清晰明了突出亮点,而且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高度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准确归纳主旨观点,彰显出文章的“精气神”。




           二、共析:点问题之源 解文章之谜


  研之有道磨而共进,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除了精打细磨,更需要专家的精准把脉,所以本次研修活动为了追求更加卓越的科研品质安排了名师引领启迷津指导环节,郭老师结合18位学员的论文进行深度剖析,在线上倾囊相授一对一交流,针对行文中的问题进行精辟的点评并循循善诱细致讲解,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规范的学术建议,解惑老师们的写作困境,厘清了思路,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开拓了学术视野,虽每篇文章各不同,但其章法却相通,如:撰写论文的选题要“新”、摘要要“精”、论证要“深”、论据要“实”、逻辑要“严”、图表要“准”,活动中郭老师还进一步强调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文章中表述清楚“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是探求教育问题的真相、性质和规律,实质也是完整的写作体系。一番纵论拨云扉,清泉潺潺涌心间,两个多小时“授之以渔”的高端论文技艺取经让老师们启思解疑受益匪浅,郭老师渊博的学识、平易近人的性格、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风格更是让我们为之敬佩,活动最后他还表扬学员们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勉励大家勤于笔耕、以写促质积极参与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的论文比赛。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每位教师而言,如果能将教、研、写三者融合为一体,做到教而有思、研而有行、写而有果,才能真正高位推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共思:寻招法之径  悟实践之感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本次活动的交流像是一把打开学术之门的钥匙,赋予教师深沉的思想和睿智的眼光,工作室主持人钱瑞华老师在活动最后作总结,首先对郭教授的敬业精神和鼎力相助表示无比感激;继而叮咛学员们在科研写作时需注意以下四点:1.标题,要言简意赅体现文章大小标题的内在逻辑,还需兼具创新性。2.结构,比例需合理层次要分明,引言的表述尽量要有实践问题意识,始于教育困境,终于问题的解决。3.内容除教学案例佐证外,可以尝试从理论层面思考增加学术性和学理的打造,理论对接立意会更深,能给读者更好借鉴意义。4.常识书写格式需规范,图表绘制需恰如其分,不能适得其反喧宾夺主。一言以蔽之,研之美在于思考与升华,科研写作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唯有磨砺,耕沃足履不停才能始得玉成

教与研如车之两轮,呈双向互动、彼此成就,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当下,怀揣初心行于美育之路,优化实践以锐意进取的态度,潜心静气“论”笔耕,学思践悟“研”新篇,笃行筑梦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