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习作与阅读“美美与共”?如何用任务群视域思考教学?2024年6月8日下午,工作室成员在浙江省特级教师柯珂老师的引领之下,齐聚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滨海校区,开展工作室第8次研修活动。
半天活动既有一线老师的真诚交流,也有专家们的引领解惑。
三位一线老师的分享,闪烁着因思考而碰撞出的思维火花。

钟小金老师,以一位农村老师的视角,从平时遇到的习作困惑出发,探索农村学生习作教学的路径。她让模仿与创新共舞——尝试借仿写,架起读与写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写作难度。钟老师用多个习作教学实例,具体分享关于“如何选例文?何时用例文?如何让孩子的文章成为例文?”的实践做法。

李思琪老师解读“读写共栖”,认为这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缠绕共生,分工合作却又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读写结合的深度迭代。李老师从“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怎么评”四个方面探索习作单元读写共栖的教学实践路径。她以举行“班级博览会”为真实情境,丰富读写样态,寻迹习作目标,反观阅读目标,还让评价贯穿读写全程,推进学习进阶。

陈苹苹老师则是探索任务群视域下习作单元教学实践路径。她以五下习作单元为例分享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方法: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真实的实践探索,让这些思考更具意义和价值。

紧接着,工作室导师柯珂做总结。柯老师认为,习作教学,要学用动态的、个体的习作知识:创生习作知识,活化习作知识,并学用交织;要以任务群的视角看待教学,从单篇走向单元,走向任务群,从而让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柯老师的分享总是闪烁着思考的光芒:思维、能力、发展等都是高频词汇。

最后,何必钻老师做《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解读与实施建议》。怎样才是“学习任务群”的样态?何特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指出按照学习任务群教学,是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始终。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体会语言的实际运用,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表达能力,而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阅读”和“交流”贯穿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何特强调真实的情境,他结合多个例子,强调语文学习事件有情境才有事件,没有情境,就没有实用性能力的训练只看到知识,不符合现代课程的理念,老师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而要培养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指出,情境应用就是从“阅读活动”向“阅读经验”的转化。听了何特的讲座,醍醐灌顶。
正如何特所讲:“语文教学始终关注的都是人,要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相信下午的学习会成为一把火,点燃一线老师关于“读写”、“任务群教学”的热情;会是一盏灯,照亮迷茫,引路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