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孕育着美好,孕育着希望,孕育着成长。在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的温暖时节,平阳县萧江二小在4月3日迎来了“李建妙名师送教工作室”第四次活动。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带着对数学教学工作的热忱和个人发展的憧憬,早早齐聚报告厅,现场气氛简约而不失温情。本次活动由萧江二小的周宝娟主持。
课例展示
4月3日下午,萧江二小华晓静老师和温州市实验小学管羽佳老师分别为大家带来了两节研讨课。
华小静老师执教的《包装的学问》从大家熟悉的巧克力包装盒引入,应用表面积知识来探究如何节约包装纸。华老师课中充分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比较、交流、总结,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


管羽佳老师执教的《24计时法》从语文课文《花钟》引入,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管老师制作的课件美轮美奂,给学生带入了一种美的享受。本节课管老师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一:16时是怎么来的?活动二:你能区分时间尺上相同的数字时刻吗?活动三:创意花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任务驱动,愉快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观点报告
接下来是蔡纯洁《学习任务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探索---以“包装中的学问”为例》的观点报告和陆易《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式教学探索---以“24计时法”为例》的观点报告,她们俩娓娓道来,内容充实。

学员研讨
下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员们围着导师,就下午的两节课从“素养导向下的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精彩讲座
4月4日上午,先是平阳县教研员杨作民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讲座《问题意识—教师专业成长路上的基石》,杨老师用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讲述了老师要成长,心中要有问题意识,心中有了问题,才会深入思考怎样去解决问题,才会快速成长起来。

名师点评
之后,导师李建妙对两节课和观点报告分别做了点评,让我们获益匪浅。导师肯定了两位上课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她们都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封闭、零散和陈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也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与单篇教学相比,大单元教学着眼于数学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既注意同一主题下各部分内容的相互支撑,也要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实施灵活且开放的教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标。
春之美,在于生命与希望;教之道,在于精研与深耕。步履不停,一路芬芳。此次活动,点燃了与会老师不断探寻数学教学的思维火花,相信他们将博采共蓄,笃思躬行,深耕数学课堂,共同追求教学的诗和远方,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撰稿:陈丽媛
一审:黄喜梁
二审:吴卫平
三审:李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