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温州市王少莲“名师送教”工作室第5次活动在瓯海中学开展。此次活动为时一天,活动分以“说课、试课与优质课”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以及选择性必修教材教学研讨两个环节进行,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参加本次活动。
上午由王少莲老师引领工作室成员进行沙龙活动,本次沙龙聚焦于“说课、试课与优质课”这一主题。与会老师纷纷就第4次活动中对市优质课比赛的观摩分享认识与所得。王少莲老师更是结合2018年、2020年、2022年以及今年的市优质课比赛的案例,为成员们分析说课、试课的具体流程与核心要点以及对优质课的正确认识,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下午的活动以“选择性必修教材教学研讨”为主题,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来自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尚婷婷老师、平阳中学的蔡素文老师、瑞安中学的施肖静老师和温州中学的郭振豪老师带来了四堂优质展示课。本次活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学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自身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在比较鉴别中,找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最佳方式,为日常课堂教学提供范例。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尚婷婷老师首先带来《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课堂展示,尚老师通过三个学习任务,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学习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明析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措施。整节课架构新颖,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精炼的课堂语言和有针对性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从而实现本课目标。
随后,平阳中学的蔡素文老师以“大国与小家”为主线,剖析编户齐民与“大一统”国家的构建的关系,通过梳理历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及趋势、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总结户籍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救济对大一统国家构建的意义。整节课教师举重若轻、收放自如,通过问题探究为指引,着重教材知识点的梳理与落实,引导点拨到位、讲解清晰,师生互动和谐,课堂氛围融洽。
接着,瑞安中学的施肖静老师以秦朝、汉朝和明朝户籍图片为导入,整堂课以“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别从载体看户籍制度发展,从内容看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后者又从战国到秦、隋唐、和明清三个重要节点深挖户籍制度的发展情况。整堂课以“问题导学”的方式教学,根据学情设计有梯度性的设问,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学习探究,调动班级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启迪思维,进而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温州中学的郭振豪老师用“制、治、智”三个关键词,以明代为例看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郭振豪老师教态自然,驾驱课堂能力强,整堂课的设计立足于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关键一环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置于明代历史环境之下,以一带一的形式,让学生对史料的处理有抓手、可选择、便交流。通过“制+治+智”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中国之治”开辟新篇章。
学而不止汲滋养,行而不辍向未来。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老师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执教者和观课者不仅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在交流中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有了更加明晰的认知,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图文:李舒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