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辉 > 本市信息 > 共学共研,共情共成长——记温州市金辉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

共学共研,共情共成长——记温州市金辉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

浏览量:248|发表日期:2023-11-24|来自:温州市金辉名师工作室

共学共研,共情共成长

——记温州市金辉名师工作室第十次活动


  为进一步探索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路径,发挥骨干教师的教学引领作用,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温州市金辉名师工作室第10 次活动于2023年11月22日在瑞安仙岩二中举行。活动以 “初中科学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 为主题结合公开课案例研修、磨课展示、学员评课专家指导等诸多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形式给予与会教师多视角的学习成长。


  第一环节是仙岩二中姜若宏老师的公开课《物质的密度》。姜老师从“教室门把手是由哪一种金属材料所制成”这一真实问题情境入手,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比相同体积不同金属的质量关系,不同体积同种金属的质量关系,进而建立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是一个固定值的观点,最终形成密度概念,进而由概念到计算公式、密度单位的推演,最终回归门把手金属材质问题的解决。

 

第二环节是杨椿老师带来的课例研修展示,杨老师从改革的历史、取得的成绩、开展的形式三方面对仙岩二中的课例研修特色活动进行的诠释,给参加学习的老师们带来了别样的学习感悟。



第三环节是工作室学员李想老师、蒋玮玮老师针对姜老师执教的《物质的密度》一课进行评课阐述。李老师借助2022年期末试题中关于密度的考查定位“评”,进而由“评”定“教”、由“教”促“学”。他从事实经验-概念规律-核心概念-科学观念的脉络出发,对姜老师的课进行复盘,并结合课堂中出现的难点提出以类比的方式解决因抽象概念给学生造成的困惑。蒋老师则从课堂任务的实效性,思维的进阶性,课堂评价的针对性,课堂生成的有效利用,学习任务的引入,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陈述了对本课的独到见解。



第四环节是李仁安老师对本节公开课磨课过程进行了展示。李老师从目标确定,情境筛选,课堂问题任务的不断打磨改进,实验手段的变更等角度呈现了授课团队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的孜孜努力。


 

最后一个环节是金辉老师的专家指导。金专首先肯定了仙岩二中团队为本次活动所作出的努力,一堂好课是历经不断打磨后的如花绽放,磨课的过程是最好的成长过程。接着,他从目标的书写、概念的构建、思维的发展、教材的应用、复合单位的解读等方面对姜老师的授课过程进行了解读,枝叶分明、细致入微;另外,金专还对评课教师的评课环节进行了指导,从评课的方式手法、观课的视角、评课的组织逻辑等维度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


 

以一节课为话题,有现场展示,有过程分享,有观点碰撞,有专家引领,一石激起千层浪,令全体与会老师收获满满,使得我们更加期待下一期的精彩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