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鼓劲明方向,名师引领齐远航。为搭建更好更多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推进学员更快融入课堂教学改革,2023年11月17日——11月18日,项秀平温州名师工作室组织学员参加“罗山·塘河缘”教育高峰论坛学习。
17日上午,工作室成员听取了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陈怡老师为我们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学生通过名画排序重绘长征路,对长征之路形成初步认知;通过伤痕岁月中的信仰追寻、长征岁月中的信仰践行,进一步感受中国革命的曲折艰难;通过长征故事分享会,感知长征精神,为我们这一代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续写下自己的时代誓言!
接着,温州市外国语学校叶奕彤老师的《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之根》一课,以杭州亚运会为切入口,紧扣时代热点,以“中国红”为中心探寻中华文化的内涵,通过“革命红”寻根中国文化之魂及新时代需要不断延续文化血脉,根植中华文化特点与价值,不断树立文化自信。
温州市名师、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项秀平老师作为本工作室领头人,为我们全体老师带来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课。项老师以“三毛”为流浪群体代表,带领同学们通过原因探析,拆字游戏解读国家利益,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角度出发让“三毛”自主选择家,让世界再无“三毛”,学生在课堂中高度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让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中午,全体工作室成员集中会议室召开工作室第一次会议,会上首先由各位成员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并介绍个人近两年来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其次,项老师对每个人提出了两年的目标,并对对近两年个人发展努力方向做出了大致的要求,并对每一位工作室成员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在未来两年的交流活动中,不断促进每一位成员的发展与进步!
17日下午,名优教师、温州大学附属学校的周永明老师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以张骞为线索,通过张骞凿空西域之旅,结合史料论证解读,带领学生在落实史料解读素养同时行进在“丝绸之路”上,进一步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理解、认同丝绸之路沟通中外文明的历史意义与作用。
随后,省教坛新秀、杭州市景苑中学施君老师的《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一课,采用了项目化教学的方式,以温州发展历史作为时间线,从“温州城”资料展开解读,培养学生史料证实核心素养,来探寻温州身边的历史,以设计具有“温州味”的宣传图标,支持温州申报“世界遗产城市”,让历史课堂立意深远不断展望未来,指向时代价值。
紧接着,温大基础教育研究院蒋金崇教授对几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总结,蒋老师指出新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教学,将核心素养不断落地,用课堂促进教学相长!
18日上午,全国知名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枣林书院原院长、温州慧中公学中学部执行校长魏勇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通过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的讲座。魏老师指出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其他的核心素养都是为了服务于合理解释历史而存在的,并为我们列举了任务式学习案例,为广大教师作业作品化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操作经验。
18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文本解读视阈下的教材分析》的讲座。於老师传达了史学思想方法,需要教师聚焦课程内容主旨,揭破遣词造句的内涵深意、把握文本内在的结构特征、提炼教学内容的核心观点,而这些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聚焦课程的核心观点,从而传达出史学认知思想方法。
此次学习活动围绕如何基于新课标开展新教学展开积极研讨与交流,丰富的课例展示和专家们的研究经验,为我们展现了新课标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丰富样态。项秀平工作室将致力于打造分享优秀学习成果经验、探讨教学研究、教学问题交流的科研学习平台,希望未来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每一次活动中精进教学,让我们每一位成员一起携手同心谱新篇!
撰稿:刘美琴
摄影:刘明伟
一审:潘林怡
二审:项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