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知秋,微风徐来,所有美好不期而遇。为促进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师专业的发展,2023年9月15日下午,温州市张璐名师工作室“提升素养、优化学习”研讨活动暨第一次工作室活动,在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广场校区举行。
真实教研 提升素养
本次会议由广场路小学徐芳芳老师主持。广场路小学孙盈盈老师为大家带来拼读课展示,孙老师的课题是四上《Unit3 Let’s spell Fun with Phonics “o-e”》。孙老师的课堂基于教材而展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chant文本创设了Mr Jones在家与小朋友玩游戏的情境。学生通过多次听音输入、感知发音、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等多项学习任务,自主习得本课新知识“o-e”发音规律并掌握区分本课难点“o”与“o-e”发音;在拓展巩固环节,孙老师还创设了鼹鼠Mole在新家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最终达到直拼课“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教学目标。
广场路小学五(4)班和六(4)班学生代表分别表演了精彩的英语课本剧《花木兰》和项目化作业展示Lap book解说《My Super Mum》。
广场路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张碧炜老师开启《英语C大调:基于主题意义探究项目化作业实践》专题讲座。张老师基于学校近年来项目化作业实践的背景下,分享了英语学科如何整合设计项目化作业的真实案例。从最初的单科“英语字母书”到跨学科融合的“瓯有味道”项目化作业,张老师为我们解读了项目化作业的内涵: 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倡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真正做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让作业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精心设计 优化学习
张璐老师带领鹿城小学英语团队自主研发的《Try 5》系列微课,其意图是通过建立一种线上学习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对学习者的局限,帮助学生利用平台资源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出现“没人指导,没地方学,不懂咋学”的困境。
与会教师共同观看《Try 5》系列第一节微课《Try 5: How to read out》。本节微课由鹿城小学英语共创团队合力制作。该课基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如何做好大声朗读?将《牛津阅读树》第一阶段的故事《Big Feet》作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尝试朗读、专注听读、模仿跟读、脱稿跟读、分享朗读五大步骤,最后感知故事大意并能够利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随后,来自温州市瓦市小学的高静老师(作词者和演唱者)携手温州市广场路小学五(1)班的学生倾情演绎 《Try 5》系列微课主题曲《Try Five》,活动现场特邀温州市绣山中学的林杰老师(作曲者)钢琴伴奏。主题曲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瞬间掀起了本次活动的高潮。
最后,来自温州市新田园小学的李聆梵老师分享了《立足学习能力,团队共探教学“新”模式》观点报告,讲述张璐老师带领Try 5微课制作团队从无到有的心路历程。Try 5的核心理念是“贴近童趣”、“学法指导”和“实用高效”,即以儿童视角指导学生如何学习,集中突破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同时,Try 5的研发以学生立场为出发点,以真实的语用环境依托,结合学生水平,依标评价,体现教-学-评一体化,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与素养。一节微课的诞生不仅是所有共创成员通过努力尝试,坚守创新所凝结的智慧结晶,同时更代表着鹿城区小学英语团队对于英语教学的真挚热爱。
专家引领:依标定标 改进学习
最后,温州市鹿城区教育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张璐老师,为第一次名师工作室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张老师为老师们做《从语用到素养:小学英语学习方式改进》的专题讲座,拓宽了与会老师的教学思路。张老师以“学习知识—学习能力—学习素养”为线索,提议我们以指向“未来学习”的小学学习常规建议为导向,提议学校要有校本标准,并做模块评价研发。
“弦歌不辍心有尺,芳华灼灼育未来”。张璐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为我们架起了学习的桥梁。我们带着憧憬,凝心聚力,筑梦前行。我们将紧随小学英语教学时代步伐,携手奔赴在小学英语教育的热土上,丰盈彼此的教育生命,研究实践,积淀素养,用叶的温暖,守护每朵花的盛放!
供稿:叶丽月、柯俐励
摄影:董秋秋
审核:张璐、李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