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陈克素 > 本市信息 > 有温度的“说来听听”——记温州市陈克素“名师送教”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有温度的“说来听听”——记温州市陈克素“名师送教”名班主任工作室第二次活动

浏览量:316|发表日期:2023-07-08|来自:

“双减”之下

班主任学习热情不减

11月24日晚上

陈克素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停下匆匆的脚步

相约钉钉群

开启属于自己的学习时光

——

参与楠溪德育大讲堂活动

聆听诸葛献跃老师

解决问题过程中助力学生成长

线上讲座

       我们的老师就是这般认真学习着、反思着,累并快乐着。关于诸葛老师“传授”的师生沟通秘籍——“说来听听”魅力到底有多大,听听老师们心声(节选):


“说来听听”这四个字,有说、有听,是互动的,更是平和的。让我佩服的是在处理学生迟到问题时诸葛老师的“三步走”: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迟到的原因,然后启发式提问“怎么做才能不迟到,你有什么好办法,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最后学生实践自己说出来的办法,改掉迟到的问题。像这样,在解决问题中育人,润物细无声,实在是高明。“说来听听”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助力他们的成长。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开阔自己的心胸,接纳孩子的情绪,做好示范和引领,少些“为什么”,多些“说来听听”。(陈欧燕)


回想日常都是老师说的多听的少,充满魔力的“说来听听”无论是对家长、对学生都是适用的。“说来听听”可以听家长的焦虑,适当给予建议。同时听听家长的想法,能多个视角去了解学生。“说来听听”可以听听学生的心里感受,了解事情的发生情况。在简单的四个字中体现了班主任的智慧。持续的听则是在做教育的有心人。把“说来听听”变成一种习惯,罗列表格去倾听每一位学生,这才能抓住学生的问题。不要为了教学而教学,一味埋头教书拼命拉学生游到“对岸”,抬头看学生可能还在岸的对面。作为班主任要把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说话变得更有温度,为有困难的学生“雪中送碳”,多鼓励多沟通。(苏影)


诸葛老师的“说来听听”是一场及时雨、一条能量棒。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说来听听。老师听什么呢?听孩子的分享——分享真相、分享感受、分享关联性。少些“为什么”,多些“说来听听”。艺术的解决学生问题,做有温度的沟通,才会慢慢开启孩子内心的金钥匙。说给谁听,怎么说别人才能听得懂?班级中很多问题,是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的,但是更多的是要我们老师参与协调或处理的。在这个解决过程中,多角度去沟通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相,有效沟通就能更好实现。为师,请一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倾听他们的诉求,探寻事件的真相。(曾莹莹)



“说来听听”,让我联想起以往的教学经历。有时候,有些孩子经常调皮捣蛋,学习又不积极,做事拖拉磨蹭,很容易让人产生刻板印象。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孩子在晚托结束后还没有写好作业,就当着全班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一番,事后才知道那个孩子是去参加社团了。因我一时忘记,错怪孩子,我觉得心里很愧疚,哪怕多等待孩子一次解释,多听听孩子说,我相信会有更好的结果。正如诸葛老师说的,“说来听听”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姿态;“说来听听”是给孩子一次说给自己听的机会,也是在孩子叙事的过程抒发自己的感受情绪,同时也是给他们和老师多一分相互理解。(朱素素)


说来听听是与学生最好的沟通。它重在要真心,不是口是心非,诸葛老师还教会老师说来听听的句式:陈述事实+说来听听是怎么回事呢;当时你是什么感受呢?+说来听听;共情+那你又什么好办法呢?说来听听。看起来就像闲话家常,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没有居高临下的严肃盘问。学生借说话,理清自己的思绪,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了无压力情境下的自我发现。接下来,遇到问题,听听孩子说来看看,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倾听孩子声音,是最好处理孩子之间矛盾的方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工作方法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值得学校和家长的信赖。(郭青蒲)


诸葛老师的分享很真实,感觉就是我从教路上的影子,每一步都经历过来了。现在我学会了冷静处理问题,面对问题,和同事讨论遇到的问题,“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不着急处理问题。但由于从教时间久了,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大同小异,孩子来报告,小问题的说两句,大问题的斥责两句,不想多说什么。今天听了诸葛老师分享的“说来听听”,我意识到其实我曾经在孩子遇到问题告诉我时,我也有耐下心来想和孩子聊一聊的,我还是把学生放在心上的。诸葛老师说从教给她带来了改变,改变了脾气。我也有同感,哈哈!借鉴诸葛老师的话,并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是最美的教育。(曾李榕)


诸葛老师指出的“为什么”“反问句”都直戳我的痛点。总会找一些错处指责孩子,而忽略倾听真实的想法,没有耐心了解事情的真相。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这对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只有了解事情真相,了解孩子心理,学会共情,给予孩子方法才是有效。一对一、一对多、交叉式互动......一个孩子十五分钟,诸葛老师说,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值得的,她还分享许多沟通的艺术,需要慢慢消化,一点一点带给孩子们。这次讲座许多案例都在我身上真实发生过,一些方法和策略让我醍醐灌顶,相信我可以将理论一步步地运用到实践中。(叶其祥)


     感谢楠溪德育大讲堂搭建的学习平台,让我们收获宝贵的经验。班主任的成长,要像木棉一般,即便经历风霜却依然选择驻足,摒弃浮躁,真正把心沉下来。我们要学做一株木棉,常怀“此处心安是吾乡”的静气;学做一枝蔷薇,常怀“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底气,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


活动报道:陈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