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的提高,需要借助专业阅读与教学实践。阅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室学员的专业素养,2023年6月1日,温州市黄琼肖“名师送教”工作室在苍南县灵溪二中教师吧举办阅读沙龙暨工作室第6次活动。

此次活动以“阅读、交流、分享”为主题,工作室的十几位学员在前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畅谈阅读体会。

李晓红老师做了林志超的《学生问题预防与教育》阅读分享。晓红老师介绍,该书从“超前预防,防范问题于未然”“临界预防,消解问题于可能”“止犯预防,消弭问题于已然”“再犯预防,阻断问题严重化”“捕捉契机,促进改变有效化”“综合助力,教育协同多元化”六个方面,给读者提供了学生问题预防与教育方面的30个创意策略。这些策略,均源自林志超老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战经验,方便实用,利于一线班主任活学活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颜玉东老师做了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阅读分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不喜欢的事情,他不会有很多“知之”的冲动,浅尝辄止。所以做一个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的班主任是颜老师现阶段的努力方向。

李小江老师做了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阅读分享。做班主任是一件累事,但这件事不应该成为负担,从事班主任工作能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专业发展,我们应该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同时,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从管孩子,哄孩子,转变成帮孩子,逐步转变班主任的管理思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纪明转老师做了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阅读分享。班级纪律的生成和执行,要建立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与学生一起建立和维护班级纪律。纪律要满足班级发展的需要,班级发展到新阶段应制定新纪律,让班主任从班级的绝对管理者转化成班级建设的参与者和立法者。

周超老师做了余文森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阅读分享。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培育孩子的品格和能力。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幸福人生的基石;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据,是成功人生的基石。好行为、好习惯是受用一生的财富,其价值远超海量的知识和高分数

林晓畅老师做了管建刚的《一线带班》阅读分享。在夸后进生家长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他们也可以配合自己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能更好的进行家校沟通,更好的教育学生,就像于永正老师所说,一开始你在做样子,喜欢潜在生,在做样子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他更多的美好,会变成真正的喜欢。

黄林杰老师做了沈丽新的《让学生看见你的爱》阅读分享。“爱”是一个很神奇的字,包含亲情,友情,师生情,这三种爱,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在黄老师看来师生情可以升华为友情,乃至亲情。怎样升华,书本作者沈丽新老师的这本书已经告诉读者答案,“爱”是教育的永恒,亦是老师的基本,从书中可以感受到沈丽新老师充满“爱”的教育教学理念。

刘国造老师做了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阅读分享。一个将教育作为自己终生事业,并沉醉其中的教师,他对孩子的爱,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令人感动。雷夫先生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

黄湛老师做了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阅读分享。黄湛老师说道,书中有一点令他印象最深刻,即“动觉学习者”,班级里也有这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喜欢在动作中学习,有时候看似没听问题却会答对,如果管多了则会出现精神萎靡,昏昏沉沉的现象,王老师在书里为我们支招对待这类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特点,及时调整让他们尽量减少小动作,少影响周边同学;其次,教育这类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心胸宽阔和耐心教导,尤其是控制情绪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最后,黄老师对本次阅读分享进行了总结:她对分享者认真学习的态度予以肯定,并激励大家在优秀的专业书籍中汲取精华,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人生之路,阅读永不停止。阅读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让我们好书相伴,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