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记温州市项延唐名班主任工作站开班仪式暨第五次研修活动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万物复苏的季节,洋溢着美好的诗意。2023年3月24日,一群对班主任工作充满热忱的老师们齐聚在瑞安五中,共同迎来温州市名师工作室(瑞安站)市县联合研修暨瑞安市工作室主持人培训活动,以及温州市项延唐名主任工作室的开班仪式。
一、 领导致辞
本次活动,由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名师办主任林可造主持。
项延唐老师代表温州五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发言,他的发言激情飞扬,希望大家做好两件事:一是做好精细规划,为自己设定两年目标,越细致,越可行。二是坚持阅读写作,一定要多读书,多写读后感,结合实际来写,提升写作。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这是专业成长的三大途径。坚持实践、坚持记录、坚持反思,这是素养提升的三大法宝。瑞安五中的林跃老师代表学员发言,她表示会把期待和愿望转为热情和动力,追逐导师的脚步,追逐明亮的光,追逐智慧的光。她的发言真诚实在,代表了全体学员的心声。瑞安五中校长陈晓勇讲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谈到学校对教师成长的重视。希望通过工作室的启动,带动学校德育的前行。瑞安市教育局林延伟委员做了重要讲话,他感谢市名师对瑞安教育的支持和厚爱,表示对工作室的活动会大力的支持,希望活动能辐射到更多的老师,让大家一起受益,一同成长。
本次活动还为工作站主持人和设站学校校长举行了授牌仪式,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三位名师从各自学科阐述工作室的实践探索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李海华名师来自瑞安市教育发展研究院,做了《视角下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认为建设高品质的名师工作室需要专业的思维、专业的实践、专业的表达,始终以专业的情怀投入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庄振海名师来自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他做了《借力登高,得以望远——名师工作室活动的一种方式》发言,他认为:工作室可以向同伴借力,聚集多人智慧,联合多方力量;向平台借力,好风凭借力,扶摇上青天;向专家借力,做命题研究、教育教学、探究实践以及论文写作。夏晓华名师来自浙江省永嘉中学,做了《清风徐来,你自盛开》分享,讲述她工作室的经历和成效。在她的眼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最后,来自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林婷副院长进行点评,她介绍了成立名师工作室的初衷,从规划、心态、团队、行动等方面对工作室寄予厚望,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希望工作室充分发挥好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分组活动
下午,温州市项延唐名班主任工作室活动在充满浓浓仪式感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学员们分别从自我介绍、遇见导师、提出疑惑、未来成长等方面进行了讲述。大家初次见面,真挚的言语透露出欣喜与感恩。和导师面对面,这是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带给学员们无限的启发。
1孙有新导师发言
孙有新导师讲了两个工作室学员的故事。发言时,他感慨万千,当年和项老师在苍南智客网互动的场景,以及项老师读赖联群老师随笔写下的一篇篇读后感都历历在目。他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创造幸福、传播幸福的事业,成全学生,享受过程,体会幸福。
2林娟导师讲座
林娟导师给我们做了《动力管理,活力班级》的讲座,她从“班级管理痛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出发,从认识自己中,去思考个人成长的问题;从班级活动中,去思考活动的德育目的;在全面驱动中,找到孩子成长的拔节处。好老师应该尝试看到学生的未来,努力包容学生的个性。
3主持人总结
最后,项延唐老师做总结,他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学员们应该进行规划,明确目标,认清方向。他鼓励学员们要勤读书、勤动笔、勤实践、勤反思,每一个都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自己。
四、 学员感悟
01
2023年3月24日,这是一个值得记录的日子。温州市项延唐名班主任工作室开班仪式在瑞安市第五中学隆重举行!精心制作的学员名字牌,专用学习笔记本,学员证书,快乐可乐,项老师的专著……一应俱全,仪式感满满。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工作室,有机会近距离向项延唐、孙有新、林娟这些优秀的导师学习,和全市各个学校的伙伴们一起互助成长。让我们幸福地开始吧——不是很厉害了才开始,而是开始了才很厉害。相信我们越来越厉害!这是一次美好而难忘的遇见,期盼着下次活动再相见!——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廖贤枢
02
期待已久的班主任工作室终于开班了。很荣幸能加入温州市项延唐名班主任的工作室,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班主任工作室。算算时间,我已经稀里糊涂地当了快15年班主任了,直到近一年时间,我才开始慢慢了解班主任原来有这么多的道道。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导师,我汉颜过去的懒散和躺平,反思过去的工作,我都羞于回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回想一天的开班仪式,收获满满。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努力做有触动、有行动、有成长、有收获的行动派和反思派。名师们都还在不停追求教育理想的星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充实自己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做班主任!——龙港第四中学陈飞燕
03
线下见面,着实难得。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他们却忽略了其根源很大程度是因为模糊,而现实带来的是真实。再次见到项延唐老师,似乎多了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三分陌生,七分激动;首次见到孙有新、林娟老师,在兴奋中觉得他们身影,我们可以追。人与人的接触,产生了万千的世界,也有了不少感悟。孙老师说,人的脑子需要有反思或者说批判性思维;林老师说,要给孩子改错的时间,我们有可能把孩子的优点误认为缺点。这些充满着爱与智慧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发觉自己好像错了一些事情,身上又多了些什么。我们往往忽略了成长所需的时间,也刻意压缩了犯错的过往,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对待仍在学习成长、仍在试错的孩子,当发现他们不断“犯错”时,就觉得应及时“止损”,把他们拉回“正道”,有时动作过于迅捷、力度过于强硬,却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班主任的任务无疑艰巨的,若我们秉承“发现”的理念——发现自己、发现世界、发现学生,也许我们就会少点遗憾,也少点戾气。写到这里,突然回忆起今天活动的承办方瑞安五中的校训“上善若水,格物致知”,对人的要求不也正如此吗!再次感谢古代先贤的智慧之言,让我们能在真理之路上砥砺前行!——苍南县钱库镇第四中学陈明明
04
3月24日,一群志同道合的班主任相聚瑞安市第五中学,虽然是工作室开班,从加入项老师工作室近半年以来,已经多次组织线上活动,我们更像是在网上聊过多月的朋友“奔现”,看到这么多优秀的班主任,亲切感十足。开班仪式现场从班旗设计、带名字的可乐、姓名牌、聘书等等仪式感、氛围感开满,大家都惊叹于项老师的用心。项老师一一赠与我们每位学员他的著作《做一辈子班主任》和笔记本,学员进行了自我介绍,彼此认真聆听了解,洋溢着暖暖的幸福感。两个多小时的“破冰之旅”,工作室孙有新和林娟导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全体学员在未来的两年里共同学习、发展自我。林娟老师带来《动力管理、活力班级》讲座,激励着对班主任工作迷茫的我们。林老师以班级管理的痛点,一一列举班主任遇到的各种问题,每位学员找到了共鸣,点头认领自己。林老师说,每位班主任的痛点各不相同,其实与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不匹配,对自己和班级的定位决定了你的痛点。林老师分享她带班以来的最初五年:没有脾气,虔诚教育;之后五年:开始哭泣,保姆教育;再后五年:尝试接受,避免伤害。感触特别深,我也是从农村工作多年,希望这些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虽然辛苦但是回味甘甜。去年来到一所新学校,各种酸甜苦辣的事儿,让我深知唯有修炼,从新出发。跟着项老师努力做尝试,看到学生的未来,努力包容学生个性的智慧班主任。——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洪马梅
05
今天与工作室各位优秀同伴的见面终于如约而至了。项老师精心准备的开班仪式,让这场”如约而至”的会面显得特别美好----盼得辛苦,却不辜负。在这充实的一天,聆听了各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分享讲座,感受了各位名师大咖们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热心教育的魅力。特别是我们工作室导师的分享,他们以故事的形式跟我们传授了各自专业成长的秘诀,他们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真知灼见,让我茅塞顿开,印象深刻。班主任专业学习,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跑道,今后将努力继续向导师和同伴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苍南灵溪镇第一学黄宏完
06
身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工作经验尚浅,教学能力还待进一步提升。非常荣幸,此次能加入项延唐初中名班主任工作室。相信在这温暖的大家庭,我能够汲取到丰富的营养,进一步充实自己。在听了孙有新老师和项延唐老师分享的故事后,我明白了“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的意义,只要坚定信念,付出努力,终能有所收获。林娟老师的干货分享,更是提醒我思考自身的需求和不足。作为教育型管理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发现自我,善于自我剖析,只有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才能在班主任工作中站稳脚跟,创造提升空间。传授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更重要的是激励、信任和引导孩子。通过这次的培训,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发现了自身不足,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停止思考,不停止努力。——龙港市青华学校黄欣怡
07
等风来,盼春到,终于盼来项老师工作室的第一次线下见面。开班仪式前后的安排布置,就足足让我感受到项老师的行事风格与魅力。正式开班仪式前,项老师已经按照不同职位、不同地区选定班委,安排井井有条,考虑细致周到。开班仪式上,一罐印着学员名字的可乐、一本工作室定制笔记本、一本项老师的专著,温馨热闹,仪式感满满,不禁也让我动了做点带班级特色的文创作为礼物赠予学生的念想。——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李嘉珏
08
期待已久的开班仪式终于到来了。3月24日满满一天的安排,既充实又让我们收获颇多,感动多多,更重要的是期待多多。早上各位大咖轮番登场,他们在讲述着带学员和带工作室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教育的无比热爱。下午的开班仪式活动,项老师把仪式感做到了极致,从精致的报道签名册,到工作室横幅,学员的姓名牌,工作室专属的笔记本以及私人订制的可乐,让我们感受到项老师是一个极其细心之人,让我们学员幸福感爆棚。各位学员之间的自我介绍,风格各异,却都有一颗上进、谦逊之心。导师孙有新老师的侃侃而谈,林娟老师的睿智,让我们学员如沐春风,尽享德育盛宴。都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的更远。感恩遇见项老师,感恩遇见每一位学员。相信在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工作室各学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一起向未来。——文成海亮华侨学校林双华
09
2023年3月24日,我有幸去现场参加温州市项延唐名班主任工作室开班仪式。首先感谢项老师为我们创造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以及和导师学员之间彼此相互认识的机会。这次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当天上午有专家经验交流,下午是项老师工作室开班仪式相关活动。由于得赶回学校开关于英语中考口语听力的考务会议,只能在中午用餐前就先返回,遗憾没能赶上丰富多彩的、仪式感满满的开班仪式活动。工作室群内老师们分享这次活动的照片,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这次活动项老师是多么的精心准备,多么的令人心神向往。看到老师们的风采,使我切实感受到老师们都是用心做事的人。经过这次活动,使我感受到,我们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用教育者的眼光去观察、思考、交流,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来丰富自己。——苍南县矾山镇第一中学马鑫
10
在项老师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开班仪式上,感受到了项老师满满的仪式感。身处其中,才能体会作为项老师学生的幸福感。一张名字卡、一本笔记本、一本书、一罐刻有励志语的可乐,都让自己沉浸其中。其后,孙有新老师分享了自己当初身为新手班主任,如何成长为名班主任,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付出和对每一次培训讲座的复盘感悟。林娟老师《看见自己,思考可能》的分享中,引起我共鸣的一句话是“努力包容学生的个性”。我们认识学生、记住学生的不是他们的名字,而是他们身上的个性。正是他们的个性,才是区分他们与他人的标准。——温州东瓯中学潘新宇
11
第一次线下活动,收到了导师项老师精心准备的好多礼物,满满的仪式感,做他的学生也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前来助阵的孙老师和林老师的讲座发人深省,他们的头衔一大堆,却待人随和,没有一点架子。越是大咖级别的人,为人越是宽厚吧!工作室中的小伙伴们一起线上学习了好多次,今天终于可以把人和名对上号。我今天跟岳老师混得最熟,来去都同行,路上闲聊,得知岳老师身兼数职,又是一个三头六臂之人。在工作室中,有优秀的导师在前面领路,有优秀的小伙伴们一路同行,这样就会走得更快、更远。——平阳萧江二中钱建英
12
细雨纷飞,听着亢奋的音乐,驱车来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瑞安五中---温州市名师工作室(瑞安站)联合研修所在地。在现场,大咖云集,各位发言的老师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个性化十足,都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教学主张。听着老师们的发言,我就在思考,向内心发问,我是否可以做到呢?如果想做到,那就要现在就决定,因为你现在的决定,决定着你的明天。我要告诉自己:我要学会大胆“发声”,勇敢“出镜”;我也要虚心向学,认真吸收导师和同伴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当然,我更要在读书、聆听中学会顿悟,并及时写下所思。——苍南县钱第一中学项祖德
13
阴雨蒙蒙,挡不住学习的热情。温州市名师工作室(瑞安站)启动仪式,有幸聆听了陈晓勇校长的办学理念,接下来的三个讲座个个精彩,李海华老师温文尔雅、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庄振海校长大师风范尽显,让我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夏晓华老师对教育理念的阐述更是独具匠心。最精彩的莫过于下午温州市项延唐名班主任开班仪式,作为浙江省德育正高级教师,项老师每一件事都是用心去做,让整个开班仪式感满满。导师孙有新老师通过两个小故事,让大家感受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林娟老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做班主任十几年的心路历程,有感而发,让每一位学员感同身受。最后是项老师总结发言,为工作室操心劳累的项老师丝毫看不出任何疲倦,相反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为事业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仪式感满满。期待未来的岁月我们也能一路前行,让这个工作室成长每个人圆梦之地。——龙港市玉成实验学校岳增展
01
参加项老师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是一件如愿的事,参加工作室的开班仪式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教育,从温暖开始”,作为学员的我们的幸福,从仪式感开始。为每位学员发专属证书,并与导师合影,庄重而骄傲;为每位学员的自我介绍拍摄视频留念,亲切而有趣;为每位学员设计专属的可乐罐、姓名牌,赠予工作室的专属笔记本、项老师的专著,细腻而温馨。更难能可贵的是,开班仪式的筹备,项老师处处亲力亲为,事事尽善尽美。心有所向,方有所定。在项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定会彼此照亮,众行致远,向上生长。在这个杏花春雨的日子里,愿我们(项)向美而行,延续信仰,仪表堂堂(唐),点亮梦想。——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郑林娟
春天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工作室会有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走在学习的路上,一起学做班主任。
文字:陈飞燕
照片:林 娟
编辑:陈如意
初审:林振益
终审:项延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