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下午徐岳敏名师工作室举行第8次研讨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来自浙江省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的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曹冬林老师和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活动由正高级教师徐岳敏老师主持,共分为两个环节,环节一为工作室成员两位学员说课,环节二为专家讲座。
环节一是两位工作室成员重点围绕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分别进行说课展示。乐清中学卢玲雯老师在《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一课时)》中创设多个情景和问题,围绕基因突变的机理和特点开展教学。利用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基因突变对蛋白质影响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龙港中学陈璐璐老师在《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教学中以蒙古马为课堂贯穿点,以问题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进化的过程,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都很新颖,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师如何说好课,教师如何开展研究?曹冬林特级教师就这两个问题开展了题为《教师在研究中提升》的讲座,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
曹特首先介绍了说课的目的及环节组成。如何从众多说课中脱颖而出呢?曹特给出自己的锦囊妙计。比如好的说课应该有一定的规范,说课视角从学生出发,可以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改成学习内容、学生分析。再比如最好有教学反思,说亮点、理念、过程、结果,可以让评委老师对本节课有整体把握和认识。
接着曹特就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进行讲座。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如何做研究,为老师们做研究指明方向。教师除了教好书,也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在教中研、学中研、思中研、做中研。他指出教师只有自己爱读书,才能培养读书人。关于教学反思,他认为,我们不仅可以从同事的评论中反思,也可以从书籍中学习反思,从学生评价中反思。只有学会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曹特也指出研究可以从班主任管理、学科教研等方面入手,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开展研究。

此次活动我们对说课和教师做研究有了深入认识,有了新的收获,希望我们能在教育研究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通讯员:卢玲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