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渐渐,小年暖暖。“二三鞭炮入窗来,讶觉新春序幕开”,这样的日子适合辞别旧我,播种新的希冀。2022年1月25日下午,张寰宇名师工作室与陈珊景“名师送教”工作室联合活动于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博雅楼顺利开展。学员们一起聆听大咖林日正老师的读写故事,找回作为语文教师的“读写之翼”。
讲座分享,寻回“读写之翼”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室主任、《温州教育》编辑部主任林日正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读写:语文教师生命成长之双翼》。讲座分为三部分:教师读写的价值、教师读书的建议及教师写作的建议。
“作为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赛道上,有谁会给我们一个黄牌警告?”林日正老师的叩问直抵人心。他认为,在假期终于可以暂时告别忙碌琐碎的工作之时,语文教师应当切换频道,钻研阅读与写作,寻回自己的生命之翼。
在教师读写的价值方面,林老师提出以下建议:
(一)成为“知识分子”,拥有语文尊严
提升自己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各方面发展;保持对语文学科顶尖人物的关注,汲取能量,互为融通。
(二)洞察“教学生活”,提升教育机智
做一个如郭初阳先生般以大量阅读输入形成自己特色观点,从而以书籍输出的优秀教师。
(三)锤炼“专业能力”,引领学生成长
你的学生在十年、二十年后会成长为何种模样,与你的能力息息相关。林老师列举了朱自清为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前身)撰写典雅优美的校歌歌词等故事印证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在教师读书的建议方面,林老师从三方面展开分享:
(一)核心观点:警惕“浪漫”,走向“精准”;
(二)具体建议:直面教学困惑、啃读根本书籍、构筑合宜大脑;
(三)误区:伪文青化、偏理论化、纯功利化。
活动现场,林老师和老师们积极互动,邀请老师们回忆自己生命中的根本书籍。
随后,他以傅国涌老师教学的故事为范例,激励老师们大量阅读,设计出能打开孩子人文视野和想象力的好课。
最后,林老师给予老师们四点写作建议:
(一)从“浪漫”起步,走向“精确”与“综合”;
(二)“论文写作三阶论”: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文字;自己的思想,别人的文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字;
(三)具体建议:1.主题叙事:小题大作,自我训练;2.专题论文:从“做好”到“写好”;3.课题研究:兴趣出发,十年磨剑;
(四)误区:跟风化、文献化、抒情化。
林老师鼓励老师们先从“我手写我心”的教育叙事起步,在熟悉的故事中建立表达的自信,逐步迈向论文与课题的专业写作。
“寻找就能寻见,叩门就能开门。”林老师以一句无比温暖而有力的话,为两个小时的分享画下句点。
学员体会:珍藏生命火花
“做真正会读写的语文老师,让读写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林老师的话,醍醐灌顶。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多阅读多写作,思想有了高度、有了温度,才能培育出眼界开阔、性格稳定的学生。我们的阅读和写作都应该是专业的,要从浪漫走向精确与综合。不断开阔阅读的边界,不断挖掘阅读的深度,不断真正写作实践,终会遇见破茧成蝶飞舞时的“轻盈”。读写,一起行动起来吧!
——孙雯雯
林老师关于语文教师生命成长的讲座,丰富而厚重,听罢感触颇多。林老师指出,假如不读书写作,枉为语文教师。我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了?教师的阅读视野宽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只有我们爱读书,才能更好引领学生读书,让阅读深刻影响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气质。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试着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阅读,让教师生命成长的双翼日渐丰满。
——董芬蕊
“寻找,就能寻见。叩门,就能开门。”林老师以这句精妙而厚重的话作为本场讲座的结束语也是对我们的寄语,温暖而有情怀。在这里,我们一起朗读精彩的语段,感受到了文字的温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内心深处,要敢于时刻给自己亮黄牌:假如不读书写作,就枉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林老师告诉我们需要语文尊严,拓展阅读边界,带孩子们看江河奔流入海。
——邵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