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温州市林海津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在百里路小学,进行长达4小时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情境模拟训练。
学习满满
训练伊始,由林海津老师先介绍模拟情境流程,再以具体事例说明,解决问题的关键核心在于了解学生、老师及家长的诉求,找准题目题眼,并思考:如果是你,你为什么这么做?
林老师逐个了解学员们的看法后,传授解决问题的三大核心思想:1.生本角度,学校是学生一个试错的地方,是其成长过程体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明白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合理的,需要老师引导,但一次解决并不一定会立竿见影,还要有后续解决方法。2.演绎情境不在于说服谁,不在于争论谁对谁错,重点在于解决问题要符合人性,符合教育。3.双幕剧,学会情境切换。
林老师带着陈老师,虞老师为学员们共同演绎了一场具体情境做示范,让大家更直观地体验。
学习结束,正式进入学员模拟真实情境训练。组员两两组合,自行选定事例:《家长找学生算账》《群微信:铅笔不见,班里有“小偷”》《熊小孩弄哭新英语老师》。
为了让实战更有针对性,我们严守规则。10分钟准备,进行同“境”异构。再由陈老师、王老师客串评委配合组员即兴表演,再点评问题所在并探讨更合理的解决方法。
每场演绎过程都以视频的方式记录,方便学员查漏补缺,观察再学。
更为惊喜的是,最后一个情境,林老师又追加一次即兴演出,简洁干练地说出解决方式,让人乐于接受又觉得舒服,给选手留下了“如何更好地在4分钟演绎中解决问题”的思考空间。
虽是一次情境模拟训练,但处处在渗透着班主任的智慧。是一伙原则,共情?是说教,说服对方?还是孩子至上,一切包容?不管学生、家长还是老师,所有解决问题中,孩子最重要,但这并不代表教育无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