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郑益哈 > 本市信息 > 追寻“变化”和“平衡”的神奇魅力——记郑益哈名师工作室第11次活动

追寻“变化”和“平衡”的神奇魅力——记郑益哈名师工作室第11次活动

浏览量:2609|发表日期:2020-06-09|来自:


202068日晚19:00,浙江省任雪明名师工作室名师面对面直播活动在之江汇教育广场线上进行,本次研训活动的主题是《平衡思想和变化观念及其应用研究》,旨在让老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化学问题解决之中。

此次活动由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化学教研员任雪明老师主持,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吴文中老师和温州名师郑益哈老师担任活动嘉宾。参加本次活动的教师除工作室全体学科带头人和部分骨干学员外,还包括江旭峰、杨广斌、杭伟华、周学工、郑益哈等多个名师工作室成员活动同时向全省的一线化学教师开放。根据之江汇平台即时统计数据显示,现场在线参与401人次,访问3401人次。

 

图1:活动主题和介绍

 

首先,任老师梳理了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结构关系,指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最具学科特征的化学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研究化学变化和平衡的不同视角,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研究化学问题的实践和理论途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则体现了科学精神和化学学科价值。化学的学科特点就是变化 ,而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在于变化。变化是绝对的,变化也是有条件、有限度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也是可调控的。变化的限度就是平衡,而平衡又是有条件、可移动的。任老师的提纲挈领和思维引领为本次研讨活动揭开了序幕。

 

 图2:浙江高中化学教研员任雪明老师揭开序幕


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在实践研究中落地?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高考试题中体现?这是一线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吴文中和郑益哈两位老师结合自身的研究为大家带来了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研究成果。吴老师从学科问题思考和研究的数据演绎和实验探究两个维度,结合FeCl3溶液与Na2CO3溶液不同比例混合、铵盐溶解CuO、铝与氯化铜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反应等研究实践,展示了他近年来得心应手的化学问题研究策略,令老师们大开眼界;郑老师带来的是浙江化学选考试题中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研究。他从20194月和2019年全国理综卷的实验题分析切入,感悟到高考题中利用平衡思想,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将平衡思想与实验创新融而为一,并想到书本中或高考题中相关的内容,最后提出素养导向下的复习策略应是强化基础,回归课本,关注课本和高考试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对高考试题展开深度学习与深度思维。在线教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图3:绍兴越州中学吴文中老师分享经验

 

 图4:温州苍南中学郑益哈老师分享感悟


最后,任老师指出,变化和平衡的本源是结构和能量,变化和平衡的定量表现形式是平衡常数。在研究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变化观念平衡思想至关重要,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也越来越多地关注了变化和平衡问题。希望老师们深入研究、深刻领会,并引导学生积极探寻化学科学的真谛,在研究物质的变与不变之中体验化学科学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触发了参加学习的老师们对学科价值、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深入思考,这是一个收获满满的夜晚。